2020-10-09
异型管的褶皱缺陷属于其生产加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质量缺陷,它一般是出现在钢带完成退火后,进行平整拉矫的过程中。我们通常是认为褶皱出现是因为:带钢完成再退火后,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上、下屈服的极限,下屈服极限有一个很长的平台,当异型管的钢带有局部部分受到的应力超出了屈服极限,就会发生由弹性区到塑性区的突变,即钢带因承受了超出弹性极限的应力,而产生屈服,使得其断面出现局部流动的、不均匀的变形,此时就会出现褶皱了。褶皱缺陷可划分成两种:一种为橘皮状,另一种为树枝状。前者是细密状的纹理,类似橘皮;后者是延钢带进行纵向的两侧分布的纹理,类似树枝。
异型管生产时,可用以下的几个措施来控制这种缺陷:
1、在确保板型标准的基础上,尽可能的减少延伸量,避免升降的速度过快,稳定拉矫的速度,减小其内应力。
2、对于上拉矫线的前表面,只要是有出现细小的裂纹,或是在较小的下压量下就出现严重的褶皱,就需要用到平整机组,以比较大的延伸率进行管件的平整处理,再根据各自的板型要求,做好相应张力的拉矫处理。
3、投入拉矫辊后,要进行张力拉矫。拉矫机组的投辊能够实现异型管机组张力的有效减少,进一步对其屈服区域实现增加数量、减小宽度,这样就能减弱褶皱的缺陷。
4、退火工序中,要对易生褶皱的钢种做好重点控制,尤其是针对铁素体这类的立方结构钢。退火操作时,应尽量避免出现钢带的纵向、横向的局部不均匀退火,以及钢种的不完全退火,以确保异型管能够均匀的再结晶晶粒。
5、热轧工序中,应尽量采取较低的轧制温度,防止晶粒粗大。在冷轧工序中,要确保轧制有均匀的厚度,确保较小的同板差。冷轧后的同板差不得超过2.5%,这也是减少因拉矫生成表面皱褶的重要条件。
上一条: 修建牧原猪舍要注意哪些问题
下一条: 异型管的成形方法